警惕!多款常用APP入侵生活隐私

  现在的手机功能是越来越智能了,怎么说呢?达到了瞌睡送枕头的地步,打开外卖APP,系统自动推荐美食,打开资讯APP,系统自动推荐文章等等,在感觉越发便捷的同时,也让人细思极恐。这些APP就好像肚子里的蛔虫,你想要干什么,它好像都知道,莫非它们掌握了什么神通不成?

   你是不是经历过这些情况?想要买点商品,结果淘宝首页就有推荐;想要点个外卖,结果打开APP就有美食商户推荐,甚至自己还没开始买,就有短信催着你赶紧买。这些功能让大家省去了日常操作流程,让你直接看自己喜欢的。不少市民就有这样的经历。

市民:

  淘宝、拼多多、饿了么,还有美团都经常在用。(你觉得这些APP方便吗?)方便,很多推荐优惠券,自己要用的情况下,可以省很多钱。(你有没有发现在消费的过程中,发现它推荐的或者短信,刚好是合自己心水的商品呢?)很多是这样的,很多发短信来,但是我不关注,就说购买什么东西有什么优惠,都是自己看过的东西。

 市民:

  有时候也会觉得方便,打开淘宝,我找过的东西,不用再去找,首页上其他店铺就会发来同样的产品,你直接在首页上浏览就可以了。让人怀疑的就是淘宝后台已经将你的隐私和号码等透漏出去了,不然其他商铺我根本没进过的,同样的产品都会发到我首页上来。

  其实就跟市民猜想的一样,这些APP就是霸王条款的制定者,也是藏在你手机里的隐私入侵者。只要用了APP,授权它运用你的资料,它就有可能对你手机里的信息进行后台收集,像通讯记录、短信、日程等等。

 市民:

  (你是怎么发现的?)就像短信,你没有买过的东西或者商家都会发短信来手机上,问题是他的店,我从来没买过东西,他是怎么知道我电话号码的呢?所以说我的隐私已经被他们窃取了。

 市民:

  手机号码实名注册以后,它就收集到了你的信息,后台就会继续收集你的生活习惯、兴趣爱好。比如淘宝,我经常搜索的某样产品或者想要买的,我就会去找,它就会收集你的资料,后台就知道了你想要买这个东西,所以每次打开淘宝,最近找过的东西,首页都会有这种产品。

  3月27日,上海市消保委发布了针对39款网购、旅游、生活类常用手机APP涉及个人信息权限的评测结果,发现居然有超6成APP“不老实”,这些APP的主要问题在于,申请了很多敏感权限,如某款外卖平台APP就有拨打电话、读取通话记录等权限。其实我就想点个外卖,你要那么多权限干嘛?为此,不少市民就提出了自己的担心。

 市民:

  像信息、通话记录等等,像那些诈骗的,都是从你手机里知道信息的。这些隐私都是很重要的,这些完全是自己的隐私被侵权了。

 市民:

  再继续发展,可能每个人都没有了个人隐私了,所有浏览过的页面、你的兴趣爱好、生活习惯等等都会被后台收集。每个新APP出来的时候,出点钱,从另外一个平台购买资料,就会跟你发很多推荐广告,每个人都没有了自己的隐私。

针对这些不授权就不能用,一授权就没隐私的霸王条款,市民们也是无可奈何,毕竟有些APP还是经常要用的,为此他们也只能通过少用或不用的方式去警惕这些生活隐私的入侵者。

 市民:

  现在知道了,自己就会少去用。像淘宝,就没办法,一定要的,女的都要用淘宝,其他的就能避免就尽量少用。

 市民:

  能够威胁自己财产的就不要去冒险,不要绑定太多银行卡,绑定了的银行卡不要放太多钱。

小编的话:希望相关部门能够及时查处这些APP的过度侵犯隐私权的行为,也希望大家能在日常生活中尽量少用或不用这些APP,避免自己的生活隐私被泄露。

兴宁广播电视台报道

免责声明

1、“梅州号”只为信息发布平台,对全部信息来源并未作真实性核查,用户在使用本平台发布的信息时,平台并不做任何形式的保证证明其真实有效或无害等,用户在使用本平台信息时要自行承担使用本平台信息的一切风险。 2、“梅州号”使用者,发布的信息必须符合我国互联网法律法规相关要求,保证信息真实有效、图文权属明确。除非获得书面授权,掌上梅州编辑部承诺不对贵单位(个人)发布的信息进行修改、删除;贵单位发布信息引发的所有责、权、利,由贵单位独自承担。 3、贵单位在“梅州号”发布的文图、视频,等同于授权同意梅州日报其他平台传播使用。梅州日报各平台在使用贵单位发布内容时,将保留发布者的相关信息。 4、必须完全接受本声明的全部内容及宗旨的前提下才可以使用本平台提供的服务,且一旦用户使用本平台的服务则被视为完全接受本声明,否则本平台拒绝其使用本平台提供的任何服务。